近年来,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ESG(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理念风靡全球,渐成主流。兴业银行在业内率先确立可持续发展的公司治理理念,“寓义于利”构建人与自然、环境、社会和谐共处的良好局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商业可持续的ESG实践之路,为打造“百年兴业”提供了强大动力。
ESG是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ESG是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的简称。在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等众多国际组织的推动下,ESG在全球得到快速传播。ESG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与我国长期以来推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谋而合,更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随着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不断深入,ESG理念逐渐得到了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的重视和认可,逐步研究推广ESG理念。2012年由银监会发布的《绿色信贷指引》要求银行机构建立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并公开绿色信贷战略和政策,充分披露绿色信贷发展情况,形成了银行业E与S管理理念的雏形。2020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银行业机构建立健全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将ESG管理因素纳入授信决策全流程,强化ESG信息披露和与利益相关方的交流互动。这是监管层首次明确要求银行机构将ESG管理从单一风险管理延伸至自身整体经营管理行为,并强调风险管理、授信决策流程、信息披露三大实践要求,为银行机构践行ESG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ESG强调经济与环境、社会、治理之间平衡发展,提供了一种具备可操作性的可持续发展评估工具,有助于我国银行业加快从规模银行向价值银行转变,以银行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ESG推动发展理念转变。当前,我国银行业正处在向高质量发展跨越的重要关口,需要转变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ESG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促使银行能以更高的使命、更长的时间维度、更广的视野看待企业发展,审视并校准自身发展战略方向,确保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国家战略导向和社会民生福祉,寻求规模、质量、效益三者之间的有机平衡,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效果。
第二,ESG推动发展模式变革。世界绿色发展潮流,浩浩荡荡。ESG以环境、社会管理为主要内容,促使银行更加重视企业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等非财务指标评估,更加科学合理地排除风险“地雷”甄选业务,推动银行加快资产结构调整,加快向社会和环境风险相对较低行业转型,同时通过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向客户传导,提升客户管理风险能力和长期盈利能力,真正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第三,ESG推动竞争力提升。正如ESG是银行筛选企业合格贷款人的重要依据,ESG信息披露以及管理能力已经成为市场检验“好银行”的重要标尺。有研究显示,ESG表现出色的企业,其ESG绩效和财务绩效存在长期、稳定的正相关性。尤其是ESG强调公司治理的完善,有助于帮助银行建立健全现代公司治理格局和运作机制,统筹平衡社会责任与盈利责任,平衡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关系,提升银行可持续竞争力。
ESG的兴业特色实践
本着打造“一流银行 百年兴业”的愿景,兴业银行一直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集团发展战略的核心,这与ESG的本质一脉相承。2006年率先开拓国内可持续金融先河,2008年首家采纳赤道原则,2019年首批签署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兴业银行敢为人先,在探索绿色金融道路上,进一步思考履行社会责任与银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逐渐形成了“寓义于利”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模式,探求实现银行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的共赢,并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治理理念,走出了一条兼顾国际标准和中国特色的ESG实践之路,并获得世界权威机构的认可。2019年12月,全球最大指数公司明晟(MSCI)将兴业银行2019年MSCI-ESG评级由BBB级上升为A级,晋升国内银行业最高评级。兴业银行的ESG实践有以下几个鲜明特征。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率先确立可持续发展治理理念。完善和有效的公司治理是ESG管理的核心,也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2006年以来,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兴业银行董事会进一步思考利益相关者与银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率先提出并确立了“积极探索以多种方式推动履行银行社会责任,构建人与自然、环境、社会和谐共处的良好局面”的公司治理理念,从源头上夯实了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决策层面,兴业银行于2007年便成立了社会责任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亲自挂帅,全面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落地实施。如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兴业银行不可动摇的文化基因,深入骨髓,贯穿于银行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
二是创新商业模式,探索“寓义于利”实践之路。ESG并非只是理想化的情怀,还必须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兴业银行从公司治理和可持续发展高度思考企业社会责任,并未拘泥于传统的“创造利润、纳税捐赠”社会责任思维,而是开创了“寓义于利”的社会责任实践模式,将履行社会责任与银行自身业务紧密结合,探求一种可持续的企业与社会共赢的商业模式。其中,绿色金融堪称兴业银行“寓义于利”最佳实践样本。作为国内绿色金融先行者,经过多年创新探索,兴业银行已发展成为涵盖绿色信托、绿色租赁、绿色基金、绿色理财等在内的绿色金融集团,绿色金融成为集团重要的大类资产、大类业务,逐渐走出了一条“由绿到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截至2020年6月末,兴业银行已累计为23214家企业提供绿色金融融资25385亿元,融资余额11293亿元,并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所支持的项目可实现在我国境内每年节约标准煤3015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8454万吨,年节水量41026万吨。“寓义于利”模式由绿色金融发轫,丰富于银银平台,并随着业务发展,不断拓展至养老金融、小微金融、三农金融等普惠金融领域,为银行业探索形成商业可持续的ESG模式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兴业范例。
三是借鉴赤道原则,打造先进ESG风险管理体系。ESG的关键在于风险控制。随着世界经济向低碳转型,投资者和消费者对ESG相关问题日益关注,全球银行越来越多地将ESG因素纳入其风险管理框架之中。作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参照赤道原则这一国际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的“黄金准则”的理念、方法和工具,建立了从决策到执行、从制度到流程、从能力建设到信息披露等全面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正是依托这一先进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近年来,兴业银行绿色金融融资余额和客户数均实现了近3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但绿色信贷不良率约为银行平均资产不良率的四分之一,保持了较高的资产质量。
四是强化信息披露,构建特色ESG指标体系。做好信息披露是ESG的重要基础和应有之义。当前中国银行机构的ESG信息披露水平与发达国家金融同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兴业银行在这方面起步较早,自2009年发布银行业首份可持续发展报告以来,已连续11年不间断对外披露ESG信息,信息披露的详实程度超过行业平均水平。2017年,在第9次中英经济财经对话上,兴业银行作为首批10家试点金融机构之一参与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在ESG披露指标设计上,兴业银行综合参考国内外主流ESG指标体系,结合我国实际和自身特点构建ESG指标体系。在兴业银行新一轮五年规划中,已经将ESG规划作为全行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立具有兴业特色的ESG三级指标体系,充分发挥ESG对全行经营管理的“导航”作用,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与时俱进。
打造银行业ESG生态体系正当其时
顺应全球可持续发展潮流,我国银行机构逐渐参与到ESG相关建设中,ESG表现逐步提升,但与国际先进同业相比,行业内尚未形成与ESG相适配的“基础设施”。如何更好发挥ESG作用,使其真正成为破解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需关注并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完善ESG整体制度框架。既需要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结合中国国情,明确监管指标评价体系,出台ESG项目认证规则,培育本土化ESG第三方评估体系,推动ESG理念在银行业落地开化,提高投资者责任投资意识,也需要完善相应配套政策,比如,对ESG绩效评价表现优异的银行给予差异化监管和激励政策,对银行创设发行的ESG金融产品提供必要的风险补偿与支持政策等,引导银行机构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将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与经营成本效益结合起来,建立长效机制。
二是完善ESG信息披露制度。推动ESG投资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加强企业ESG信息披露,避免因为信息缺失而导致的错误定价。顺应国际发展趋势,引导更多上市公司提高ESG信息披露水平,定期发布ESG报告,逐步建立ESG的“中国标准”,并逐步提高信息披露要求,推动企业从自愿为主向强制为主过渡,为投资人投资提供更有效的价值判断,发挥ESG投资对实体经济融资效率的改善作用。
三是加强ESG数据基础设施建设。ESG管理需要大规模的非结构化数据支持,必须要让数据说话,实现数字化管理。银行机构需不断加大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投入,强化数据治理,尽快统一数据标准,实现海量ESG数据的集成、流转,同时与传统金融信息数据库对接,打破“ESG信息孤岛”局面,形成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夯实金融机构全口径ESG数据的应用基础,突破ESG管理与日常运营“两张皮”困境,培育银行业ESG生态体系。
四是丰富深化ESG投资市场。ESG产品在欧美资本市场已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我国资本市场进入改革深水区,设立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等一系列改革加速,为ESG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与创新空间。银行机构应当抓住当前ESG投资创新风口,挖掘民生、环保、普惠、养老等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需求,创新研发ESG领域的主动与被动指数、债券、理财产品、基金等多种金融产品,连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提升直接融资水平,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企业基于碳市场披露气候变化信息,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哪些?
做好企业气候信息披露,对于碳市场的稳定、活跃运行,能带来哪些促进作用?
企业气候信息披露与碳市场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提出基于碳市场的气候信息披露制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