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ESG > ESG投资>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俞建拖:关于ESG投资的十六点共识>正文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俞建拖:关于ESG投资的十六点共识

2020年6月3日,“ESG投资前沿论坛”第一期活动。活动的主题是“时与势:ESG投资全球动态与可持续发展”。ESG投资前沿论坛在京正式启动

  论坛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社会价值投资联盟、中国责任投资论坛、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发起,论坛得到了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大力支持。新浪财经ESG频道、《财经》杂志提供了媒体支持,商道绿融、跨界创新平台、社创号、北京博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机构是本次活动的共创伙伴。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俞建拖:关于ESG投资的十六点共识(图1)

  论坛现场

  社会价值投资联盟常务主席马蔚华、华泰保险董事长王梓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原所长张承惠、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主任张翼、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何杰等四十余位代表出席线下活动。全球领先的ESG投资机构贝莱德董事总经理Thomas Fekete先生连线参与了论坛。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俞建拖主持论坛并作了讨论总结。

  以下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俞建拖对首期论坛的总结和领域发展的思考: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俞建拖:关于ESG投资的十六点共识(图2)

  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

  ESG是环境、社会和治理的缩写,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论坛的宗旨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字——“普及观念、健全生态、促进合作”。有几方面的考量:

  首先,ESG投资在国际上是方兴未艾的观念和实践,在中国更是如此。

  在过去几年,ESG投资已经成为公益圈、企业社会责任部门和投资界的热词,但是对其确切的涵义和作为投资实践的指引,本身还是快速发展的,模糊和争论之处不少,误读误解更是常见。在公益圈和投资界之外,社会大众对ESG的了解更为有限,连误读误解都无从谈起。

  没有广泛的、正确的认知,ESG投资的发展就缺乏基础,理念观念的普及是论坛的第一责任。

  其次,ESG投资从概念到实践,离不开一个健全的生态体系。

  ESG投资绝不仅仅是一个投资产品的设计和描述,牵涉到投资产品的供给方和需求方,牵涉到基础的制度规则和监管,牵涉到社会大众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

  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自由放任,这是一个巨大的误解。没有产权的保护、没有合理交易规则的建立和维护、没有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市场经济就是一个空中楼阁。现代市场经济是一个奢侈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不一定能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但是一个弱政府一定不能建立现代市场经济。

  企业的产品和行为具有显著的社会外部性,有正有负,社会每一个个体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影响,如果公众对ESG没有认知,无法评价,那么ESG投资也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ESG绩效的评价是个技术活,没有中立研究机构的介入和可靠的分析评估,投资也失去参考的依据。

  这些都凸显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第三,论坛的目标还是促进ESG投资的实践与合作,使生态体系内的主体能够积极、良性地互动,使ESG投资不仅停留在观念理念层面,更是推动它走向主流化,推动资本向善,推动社会融合,推动国际的合作。

  在经济民族主义、去全球化思潮泛起的今天,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气候变化、社会族群利益分化威胁所有社会的今天,整个世界都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作为应对,我们需要积极主动地创造确定性,提供这种确定性的锚就是合作,ESG投资可以成为一个切入点。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俞建拖:关于ESG投资的十六点共识(图3)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俞建拖主持论坛并作总结

  在首次论坛上,与会代表围绕ESG投资的国际实践、中国ESG投资生态及短板、如何推动ESG投资在中国的实践进行了热烈而有建设性的讨论。论坛演讲嘉宾与线上参会的听众也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交流。总结下来,形成了十六点具有共识性的认知,与各位读者分享:

  第一,ESG投资根源于应对普遍存在的现实挑战的需要。不论是在全球和国家层面弥补可持续发展投资的资金缺口上,还是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控制投资资产组合风险上,或者被投资的企业在追求财务目标之外的ESG影响,ESG投资都有发挥作用的空间。

  第二,区分ESG投资与其他ESG相关事项。ESG投资的核心是形成基于ESG绩效评价的投资标的和产品。企业与ESG相关的行为则更广泛。两者之间有显著的区别,但是ESG投资离不开广泛的ESG行为,因此又有相关性。

  第三,ESG投资不能把超额财务投资回报当铁律。很多研究都发现,践行ESG准则的企业在长期都表现出更稳定的发展和较高的财务绩效,因此投资基于ESG绩效的产品通常也有较高和稳定的收益,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超额财务投资回报。

  但是,不能一厢情愿地将这种超额投资回报当作铁律。承担ESG上的责任,不可避免会伴随一定的成本,财务上要能达到可持续要求,但避免作为硬性要求。

  第四,ESG投资是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现在ESG投资更多关注和消除负面的影响,未来可以慢慢走向积极主动创造正面的影响。够得着的果子先摘。

  第五,中国的ESG投资有大量的机会。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在性质、规模、结构上往往存在差别,有不同的ESG优先序,解决ESG目标的资源基础和路径也不一样。

  中国在文化价值观念、政府与社会协调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是有可能发挥很大作用的。绿色债券和绿色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俞建拖:关于ESG投资的十六点共识(图4)

  2020年一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0.46万亿元

  第六,ESG投资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体系的支撑。这个生态体系不仅包括投资方、被投资方,还要有研究机构、评估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社会公众的参与。要打破孤岛,建立连接。

  第七,ESG投资需要“大长金”。ESG投资不能看一时涨跌,需要耐心,要有长期资本支撑。而且要发挥巨大的影响力,需要有大资本的参与。

  第八,被投资企业需要确立对ESG的信念并执着追求。ESG投资不能全靠制度和监管。制度约束能起一部分作用,但制度不是万能的,也会退化衰败,制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多大程度信仰它并遵循它,不然总可以有空子钻。

  第九,ESG投资需要研究支撑,实践导向,知行合一。ESG投资标准的开发、工具的创新,以及政策上的推广,需要研究机构和智库的积极参与。ESG投资研究不能一开始就追求全而完美,行动起来更关键,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学术研究和评价要致力于推动ESG的实践应用,不能一味追求阳春白雪和逻辑上、形式上的完美。

  第十,政府有为可以大有不同。政府不应是ESG投资的旁观者,从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政府是当仁不让的利益相关方。当ESG这样的新生事物出现时,政府如果以建设性、合作性的态度,主动推动ESG投资制度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可以产生非常积极的效果,深圳在这方面堪称典范。

  第十一,基础设施很关键,信息披露是关键中的关键。ESG投资需要配套的制度基础设施,包括产品标准、投资指引、信息披露制度、违规惩罚等。信息披露制度是关键,要从自愿披露,逐步走向半强制披露和强制性披露,评价信息披露要看关键信息要可得、可靠、可用,披露要及时和充分。

  第十二,需要重新认识ESG中治理的重要性。过去我们讨论ESG,经常是把环境绩效、社会绩效和治理绩效作为三个独立维度看。但是通过讨论和我们对企业实际运行的观察,可以说三者并非是一种并列的关系。

  治理可能要放在更突出的位置,这里治理并不仅是指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技术性考量,如董事会、监事会的设置和平衡之类的,好的治理不仅考虑技术,也一定考虑价值。企业治理绩效不彰,环境和社会绩效也不会好到哪儿去。

  第十三,ESG的社会共识很重要。在企业内部,ESG的理念不能仅停留在企业高层,而且要贯彻到企业的各层级,特别是对投资有重要影响的执行层和中层。

  在社会层面,ESG需要成为广泛的认知和共识,没有这种共识,对企业的约束和监督就无法达成。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俞建拖:关于ESG投资的十六点共识(图5)

  ESG理念需要在社会层面普及

  第十四,多样化ESG投资标准可以共存和竞争。不同的平台和机构可以给出自己的ESG投资标准,这些标准基于不同视角和社会价值优先序假定,可以相互补充、相互竞争、相互借鉴、优胜劣汰。

  第十五,重视技术在ESG投资中的应用。不仅要强调资本向善,还要强调技术向善。英语里常说“doing good, doing well(做好事,做得好)”,中文里有简洁的对应表达:“好事办好”。技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譬如,大数据可以克服信息披露不足的问题,区块链可以帮助解决共识和信任问题。

  第十六,中国ESG投资走出去。中国未来不可避免地要走出去,我们在经验、话语以及软实力的各方面并没有充分准备,缺乏支撑。这时ESG和ESG投资可以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企业合作的一个连接点,成为建立共识和促进对话的基础。

  作者: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俞建拖

分享至:

随便看看

ESG投资标签: ESG理念 ESG投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