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ESG>将ESG纳入授信机制是监管和市场的共同需求>正文

将ESG纳入授信机制是监管和市场的共同需求

  1. ESG原则被要求纳入授信全流程


  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国银行业和保险业未来五年的高质量发展目标与方向。其中,《指导意见》明确了银行业绿色金融发展的下一步重要方向,强调ESG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银行业内部风险管理体系提出新的要求,同时符合金融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化、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顶层设计。而未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发展将不仅仅局限于开展绿色金融业务,通过将环境、社会、治理要求纳入授信机制,可以从业务基本操作流程中实现绿色金融发展模式,标志着我国银行业绿色金融发展向更深一层递进。


  同时,《指导意见》还鼓励银行业绿色金融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配套机制,通过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绿色分(支)行等绿色金融专营部门能够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组织架构,有助于银行建立系统化的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并形成相应的资源分配、绩效考核机制,有利于银行强化可持续经营发展能力,并进一步实现绿色转型目标。

  此外,《指导意见》还进一步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构建积极发展和创新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以满足各类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融资需要,更好地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2.银行业是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角色


  ESG所涵盖的内容包括公共卫生、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等涉及国家全面健康发展的指标,同时也是SDG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主要内容。2020年2月1日,应对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银行业作为支持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角色,要全面贯彻ESG理念,为重点企业提供必要的信贷支持。

  同时通过将ESG纳入授信机制,一方面能帮助银行建立应对公共卫生等ESG风险的长期预警和监测机制,另一方面能更高效地调配金融资源,为广大企业客户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维护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3.银行业金融机构ESG意识逐步提升


  随着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循序渐进,ESG理念逐步被广大投资者和企业所认知,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首先,越来越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入国际绿色、可持续原则,主动适应国际银行业可持续发展标准,与国际金融发展接轨,如兴业银行率先加入赤道原则;其次,在ESG信息披露方面,很多银行都已经开展了ESG信息披露,相较于其他行业,银行业的平均ESG表现处于领先水平;除此之外,一些银行已经发布了ESG相关金融产品,如华夏银行在2019年发布了6期ESG理财产品,苏州农商行依托于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的ESG评估方法学发布了中财—苏农苏州绿色发展指数和中财—苏农长三角一体化绿色发展债券指数。可以看出,虽然当前我国ESG市场尚在起步阶段,未来在监管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会有更多银行蓄势待发,参与到ESG投资及ESG管理中。


  实行以ESG为基础的授信机制是银行业在绿色发展内涵上的进一步延伸。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践行绿色金融发展理念时主要以投放绿色信贷,以及发行和承销绿色债券两种方式为主,其中绿色信贷一方面受《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绿色信贷指引》《关于绿色信贷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的政策要求,另一方面容易与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相互结合,因而近年来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在2019年上市的48家上市银行中,除锦州银行、中原银行、九江银行、张家港行和江阴银行5家没有公开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外,以及北京银行、重庆银行、成都银行、甘肃银行、常州银行、苏农银行、九台农商行和青农银行8家没有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绿色信贷相关数据,其余35家上市银行均通过社会责任报告对其2018与2017年间开展绿色信贷业务过程中的绿色信贷余额数据。如图4所示,根据企业性质将35家上市银行分为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与农商行四个类型,其中,国有行的绿色信贷余额数据表现要显著优于其他银行,2018年绿色信贷余额达7394.24亿元,且占贷款和垫款净额均值之比较2017年有所上升,而股份制银行与城商行在该比例上的表现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农商行的表现有待提升。


将ESG纳入授信机制是监管和市场的共同需求(图1)

  

  4.将ESG纳入授信机制具有实践意义

  ESG所代表的环境、社会和治理三个维度因素,是辨别企业信用品质、强化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重要指标。ESG在“金融发展”和“风险防范”层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未来国家金融体系健康运作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助力。因此,在当前政策发展和市场环境之下,将ESG纳入授信机制具有以下实践意义:

  第一,落实顶层政策设计的重要内容。采用ESG原则能够减少无效、低效的金融供给,增加有效、高效的金融供给,从而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及畅通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为金融供给侧改革提供新的路径。而银行业将ESG纳入授信机制,是对相关政策的落地实践,符合当前的新型监管要求。

  第二,加强银行业的风险识别与管理。近年来企业因环境和社会问题而发生信用违约的事件层出不穷,尤其是小微企业相对更不重视这类风险。ESG能代表企业信用品质,可以有效弥补单一财务指标评价的局限性,通过将ESG纳入授信全流程,对企业进行ESG评估,可以提高银行机构的风险辨别能力和预警能力,强化内部风险管理体系,进而产生实际经济效益。

  第三,支持高质量产业的发展。在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建立以ESG为基础的授信机制,通过设立ESG相关标准对银行信贷资产进行评估,一方面可以引导减少对污染性和高碳项目(资产)的投资,进而提升绿色投资偏好;另一方面筛选出优质产业进行投资,进而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高质量产业,加快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第四,实现自身业务和客户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银行业强化环境、社会、治理信息披露,并加强与利益相关者的交流互动能够提升银行自身治理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将ESG纳入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可以倒逼企业客户提升ESG管理水平,进行ESG信息披露,也有利于企业客户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分享至:

随便看看

ES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