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俞建拖,在6月22日举行的财新夏季峰会“ESG30专场”讨论环节中表示,ESG的引入能够从多个方面促进注册制改革。
与传统财务指标不同,ESG从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角度,评估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与对社会的影响。
俞建拖表示,引入ESG的标准首先有利于重塑投资的价值体系。“财务价值是一种功能手段,投资者如果只追求财务回报,而不顾自身和他人价值需求的多样性,一定会造成社会价值供给和需求的偏差。”他认为,尽管有更稳定的财务回报是很多人引进ESG标准的理由之一,但这不应是全部的和最终的理由,关键是的是引入之后它可以让我们的价值体系更加健全和完整。
此外,俞建拖认为ESG有利于促进健全证券市场的治理生态。“我所说的治理生态主要是丰富证券市场参与治理的主体,通过利益的启蒙和觉醒,让我们意识到利益更加的多样化,认识到利益关系的链条。”俞建拖说,“上市公司的行为与每一个人都切身相关,我们不能置身事外。”
俞建拖表示,ESG的引入能创造参与证券市场治理的动力。“ESG是一套话语体系,有了话语体系各方就能够就此开展交流和对话,共识也就成了可能,不至于陷入一种鸡同鸭讲的状态;ESG一旦被纳入证券市场治理,作为一个制度,就对各方的利益、行为有了约束,有了参与的规则和指引。ESG披露只是其中的一种机制,披露前要有评估,披露后也还有监督、问责、惩戒等等,所以它实际上引入了一种参与的系统机制。”俞建拖说。
俞建拖还认为,ESG的引入还有利于促进证券市场治理的专业化。他表示,ESG的内容无所不包,在如此广泛的ESG议题中关注什么、如何评估、如何确定披露范围、如何监督、如何问责,都会牵扯到大量的公共和私人的成本和收益,“所以必须要基于专业化的原则才能形成内容全面、框架完整,逻辑顺畅、成本有效的治理”。
就如何建立和完善ESG标准和评价体系,俞建拖还在财新夏季峰会上提出了七个原则,分别是分级分类、渐进完善、公正平衡、技术立基、多元参与、成本有效、制度配套。
“ESG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的完善,也不能解决治理中所有的问题,如果没有政府公共政策和制度配套,ESG标准和评价体系的作用将是十分有限。如果ESG信息披露做得再完善,但如果监管部门没有一个‘铁的牙齿’,不能对违规和损害公众利益的个人和公司作出对应的问责和惩戒,可想而知涉事的企业和个人的行为也不会根本性的改善,甚至会主张违规和损害公众利息的行为。”俞建拖说。
推动企业基于碳市场披露气候变化信息,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哪些?
做好企业气候信息披露,对于碳市场的稳定、活跃运行,能带来哪些促进作用?
企业气候信息披露与碳市场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提出基于碳市场的气候信息披露制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