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月29日,全球能源巨头BP宣布了一项颇令人意外的决定:作价50亿美元将旗下全部化工资产出售给英力士(INEOS)。就在今年初,BP曾向外界表示,将改变公司的商业模式,以在2050年或之前实现碳排放净零作为公司的目标,而出售化工资产似乎是BP迈向能源转型的第一步。
随着全球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提升,能源公司的开采量也在不断攀升,然而,传统化石能源的开采常伴随着较大的环境风险。2010年4月20日夜间,BP位于美国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11名工作人员死亡,钻井平台底部油井漏油不止,最终酿成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漏油事故。
漏油事件导致超过40000平方公里海洋面积受到污染,墨西哥湾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据专家估计,因漏油事件而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可能会持续数十年之久。如此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得BP公司累计支付了超过650亿美元的罚款及赔偿金。
20世纪70年代起,随著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规模发展,环境冲突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的开采及处理不当常常会给周边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污染及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法案,企业面临着环境污染索赔的巨大风险,迫切需要将风险转嫁出去,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应运而生。由于污染可能带来的损害后果十分严重,环境责任保险成为国外企业不可或缺的风险防范措施,重大事件中都涉及到数额巨大的环境责任保险赔付,如BP公司在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获得了35亿美元左右的保险赔偿。同时,环境责任保险不仅能够解决环境损害赔偿的资金问题,保险公司更会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重视对投保企业的环境风险管理,从而降低投保企业的环境风险。
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进行试点,充分发挥保险对环境治理的杠杆作用,同时要求国内保险业加快发展境外投资保险,多渠道进入海外市场。《意见》的推行标志着中国开始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通过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对国内的石化、钢铁、危险化学品经营等环境高风险行业,构建环境风险损害赔偿机制。绿色保险的国内推行将会为中国企业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绿色保险的国内普及又将会遇到哪些问题?
推动企业基于碳市场披露气候变化信息,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哪些?
做好企业气候信息披露,对于碳市场的稳定、活跃运行,能带来哪些促进作用?
企业气候信息披露与碳市场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提出基于碳市场的气候信息披露制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