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低碳发展——以白俄罗斯为例>正文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低碳发展——以白俄罗斯为例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贸往来让一带一路成为经济繁荣之路,低碳、环保理念让“一带一路”成为绿色发展之路。CEADs团队深耕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的基础数据库建设。日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汪惠青博士领衔并联合多所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完的,以白俄罗斯为例探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贸往来中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和产业链升级的路径为题的研究论文,在《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刊》-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Mathematical, Physical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发表最新成果本项研究是CEADs团队推广实行的公开、透明、可验证、全免费的数据众筹”理念典型案例。此项研究全部数据可在CEADs网站免费获取。


研究背景

白俄罗斯,地处欧洲地理中心,位于东、西欧国家及黑海、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交通运输的十字路口,是连接欧亚大陆至欧盟及大西洋港口的重要公路、铁路运输走廊与贸易走廊。白俄罗斯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坚定支持者和重要参与方,是“一带一路”上重要的战略支点国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进入欧洲的门户。由中白两国元首亲自推动建设的中白“巨石”工业园,位于白俄罗斯明斯克州,总规划面积112.5平方公里,是目前中国参与投资开发的规划面积最大、开发建设规模最大、合作层次最高的海外经贸合作区。截至2020年,入园企业总数达62家,协议投资总额近12亿美元。白方与中方共同致力于将中白工业园建设成为开放共赢、绿色环保的国际化产业合作平台,打造成“一带一路”沿线的“明珠项目”和“样板工程”。

区位优势和较好的工业基础为白俄罗斯在国际贸易提供了竞争力,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意味着白俄罗斯在国际贸易中的附加值较低。“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为白俄罗斯推进价值链升级提供了契机,也为绿色全球价值链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CEADs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低碳发展——以白俄罗斯为例(图1)

图1 “一带一路”示意图


研究方法

为了准确核算白俄罗斯的CO2排放量,本研究对白俄罗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化石能源消耗数据进行系统收集和整理,构建了2013-2018年间,由28个最终能源消费部门和11种类型的化石能源组成的实物量能源平衡表。进一步,根据IPCC方法对分行业分能源类型的CO2排放量进行科学核算。在排放因子的选择上,本文根据IPCC 针对前苏联国家进行的排放因子调查报告,对白俄罗斯的化石能源排放因子进行了调整,最终得出更符合白俄罗斯实际情况的生产端CO2排放。最后,以GTAP数据库发布的MRIO表为依据,对行业进行拆分合并。通过EEIO方法,对白俄罗斯的消费端碳排放进行测算与分析。

CEADs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低碳发展——以白俄罗斯为例(图2)
CEADs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低碳发展——以白俄罗斯为例(图3)
CEADs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低碳发展——以白俄罗斯为例(图4)


研究结果

利用白俄罗斯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能源平衡表,本文对该国的生产端碳排放进行核算,分析了白俄罗斯全国和分区域的能源结构和排放结构。结果表明,白俄罗斯能源资源匮乏,是石油,天然气的净进口国。白俄罗斯能源消耗的75%来自进口天然气,石油约占能源消耗总量的15%。生物质能源(如木材和泥炭)被认为是白俄罗斯未来重要的能源来源(一方面,白俄罗斯的化石能源禀赋不佳;另一方面,自然条件限制了白俄罗斯对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资源进行大规模开发)。2010-2017年间,白俄罗斯由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CO2排放在52-60Mt之间。

CEADs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低碳发展——以白俄罗斯为例(图5)

图2 白俄罗斯能源结构和二氧化碳排放


白俄罗斯全国划分为“六州一市”。结合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来看,明斯克是能源消耗最高的地区。其家庭和工业能源消耗是其他地区的2.5-5倍。由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石油消耗占布雷斯特(Brest)能源总使用量的26.5%,而其他地区则均低于20%。从碳排放来看,作为白俄罗斯的经济中心以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明斯克(包括明斯克市)州的二氧化碳总排放量达到20.45Mt,占2014年白俄罗斯全国碳排放量的约35.8%。戈梅利州(Gomel)和维捷布斯克州(Vitebsk)是白俄罗斯主要的能源供应基地和重工业基地,这两个州的碳强度相对较高。莫吉廖夫州(Mogilev)主要发展石油化工工业,CO2排放量占白俄罗斯排放总量的13.1%。作为重要的铁路枢纽,布列斯特州(Brest)主要发展轻工业和服务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远低于其他州。

CEADs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低碳发展——以白俄罗斯为例(图6)

图3 白俄罗斯分区域能源结构和二氧化碳排放(2014年)


从生产端来看,“电力”部门产生了65%以上的碳排放,其次是“化学,橡胶,塑料制品”部门,“运输”部门和工业部门。从2011年到2014年,白俄罗斯大部分行业的排放模式保持稳定。变化主要集中在“化工,橡胶,塑料制品”,“运输”,“建筑”和“石油、煤制品”等领域。“化学,橡胶,塑料制品”行业的碳排放占比增长最快,从2011年的0.8%增长到2014年的8%,其对白俄罗斯碳排放的影响不容小觑。“陆运”部门与“海运”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下降幅度最大,从2011年的13.5%下降到2014年的6.5%。

CEADs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低碳发展——以白俄罗斯为例(图7)

图4 白俄罗斯2011年和2014年各部门生产端碳排放


2011年,白俄罗斯生产端碳排放为50.59Mt,消费端碳排放为48.26Mt,是碳排放净出口国;2014年,白俄罗斯转变为碳排放净进口国,碳排放净进口为3.78Mt。白俄罗斯主要贸易国的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如图5所示。2011年,乌克兰是该国最大的隐含碳出口国。在和乌克兰的国际贸易中,白俄罗斯承担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近200万吨)。与白俄罗斯关系密切的中国和俄罗斯紧随其后。2014年,俄罗斯是该国最大的隐含碳进口国,通过从俄罗斯进口,白俄罗斯避免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总体而言,白俄罗斯在2014年后将更多的排放通过贸易转移到了其他国家

CEADs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低碳发展——以白俄罗斯为例(图8)

图5 白俄罗斯贸易隐含碳变化对比


分享至:

随便看看

可持续发展标签: 碳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