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发行的绿色债券中,3年期和5年期的合计占比高达93%。2017年至今,发行期限逐渐多元化(见图8)。2021年,绿色债券期限以1年期、3年期和5年期为主,并出现20年期以上的长期限绿色债券;3年期以下绿色债券占比增长至33%,有效缓解了疫后绿色项目短期流动性不足的问题(见图9)。
网站首页
返回栏目
气候金融与机构投资者信息披露:为何只提高透明度还不够?
公司与气候变化:公司金融领域碳风险研究进展
ESG助力绿色金融发展的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蓝虹:让绿色金融真正服务生态环境治理
美国新冠疫情经济复苏计划中绿色金融的作用及其对中美合作与“一带一路”的影响
《绿色银行在中国——新趋势》报告分析探讨中国绿色银行新趋势
香港将采取系列措施发展数字货币、金融科技、绿色金融和低碳经济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引领中国特色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香港首批绿债逾48万人认购 有效申请均可获配发
气候基金推动气候技术的发展
气候基金如何融入投资者的投资组合
气候基金全球增长迅速,中国飞速发展
碳中和时代下的产业转型趋势 积极践行ESG 绿色金融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曾刚:“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再出发
深入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绿色债券产品和发行方式创新层出不穷
更多金融机构参与绿色债券承销
债券期限搭配更为合理,匹配实体经济的不同资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