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ESG投资理念开始在国内生根发芽,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加入ESG投资阵营。ESG产品有哪些特点,对银行业有何好处?未来,ESG投资规模会扩大吗?
随着ESG投资理念在国内不断生根发芽,银行也开始紧跟步伐陆续加入ESG主题阵营,据了解,由苏州农商行发起的ESG主题指数将于9月25日上线。此前,在监管积极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背景下,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对ESG产品布局的重视程度已在提升。
ESG主题理财产品逐渐成熟
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简称,是一款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理念的绿色投资方法。相较传统投资策略主要对企业的评估集中在基本面层面,比如盈利能力、财务状况等,ESG投资秉承“负责任的投资原则”,更多的触及到企业活动对环境、气候的影响、自然资源、能源的保护和公司社会责任等。
此次苏州农商行主要发布“中证中财-苏农长三角ESG债券指数”和“中证中财-苏农苏州绿色发展指数”,意在指数基础上,通过发行ESG主题理财产品将指数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引导可持续投资。在普益标准研究员王伟看来,ESG投资理念能够有效的反映出银行理财投资主体的经营业绩以及管理水平,帮助银行理财实现风险规避与价值发现双重目标,银行积极开发ESG主题产品,有助于实现银行理财的差异化发展,进而为银行的业绩提升和品牌形象塑造带来积极作用。
ESG主题产品的火爆也离不开监管的扶持,月3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到,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建立健全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将环境、社会、治理要求纳入授信全流程,强化环境、社会、治理信息披露和与利益相关者的交流互动。
在此背景下,“银行系”ESG主题理财产品日趋成熟。据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有华夏银行1家银行和农银理财、中银理财、建信理财3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存续ESG主题的理财产品共30款。9月16日,兴银理财推出首只ESG理财产品——“兴银ESG美丽中国”,该产品面向兴业银行私人银行客户专属发售。
从投资期限以及收益率表现来看,目前存续的ESG主题理财产品中,无论是封闭式还是开放式产品,付息周期普遍长于1年。例如,华夏银行的开放式产品,付息周期在365天-730天左右,封闭式产品的付息周期时间更久,多在720天以上,另有部分封闭式产品付息周期可达到1162天。相较同期其他类型的净值型产品,银行ESG理财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率较高。建信理财、农银理财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利率均在4%以上,刚刚上新的“兴银ESG美丽中国”业绩比较基准利率为4%—4.6%,而华夏银行推出的ESG理财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利率最高可达6%。
据一位银行业资管人士介绍,目前ESG概念的产品发行量不是特别大,所以发行主题类产品多从指数类开始,在发行量比较大的情况下,资产较为充足,就可以按照主题选择发行相应风格的产品。
“由于投资的标的更优,ESG主题产品发生风险的可能性更低,产品的投资回报也会相对更高,但是产品的期限会更长,也更加考验管理人的投资运作实力。”王伟表示,对于有志于发行ESG主题理财产品的机构,要加强对于投资者的宣传教育,大力推广ESG理念,提升投资者的接受度;同时,需要通过拉长一般的净值型产品的付息周期,让投资者适应产品较长的期限设计。总的来说,机构在ESG主题与一般理财产品发售中,需要结合投资者的接受程度、风险偏好、收益目标、流动性安排等综合考量。
未来规模有望扩大
2018年4月出台的资管新规,使得银行理财业务可以与其他资管机构同台“竞技”,但是银行在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中的投研短板也暴露出来。
在此背景下,有业内人士认为,将ESG投资理念嫁接进银行的投研体系框架中,有助于银行理财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一方面,ESG投资理念能够有效的反映出银行理财投资主体的经营业绩以及管理水平,帮助银行理财实现风险规避与价值发现双重目标;另一方面,银行积极开发ESG主题理财产品,有助于实现银行理财的差异化发展,进而为银行的业绩提升和品牌形象塑造带来积极作用。
在分析人士看来,ESG投资理念能在有效防控产品投资风险的同时,实现产品投资收益的提升。银行理财引入ESG投资理念,有助于银行与理财子公司的差异化发展,预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加入。
“ESG投资理念既能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也能在有效防控产品投资风险的同时实现产品投资收益的提升。”王伟表示,在国内经济持续转型升级、资管行业回归本源背景下,银行理财引入ESG投资理念,将有助于银行与理财子公司的差异化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治理效益的有机统一,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加入践行ESG投资理念的大军中。
推动企业基于碳市场披露气候变化信息,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哪些?
做好企业气候信息披露,对于碳市场的稳定、活跃运行,能带来哪些促进作用?
企业气候信息披露与碳市场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提出基于碳市场的气候信息披露制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