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ESG>ESG本土化应基于国际化>正文

ESG本土化应基于国际化

当下,ESG在中国正步入加快发展的进程。然而如何实现ESG本土化,建立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的评级标准和信息披露体系?如何防止企业把ESG当成背书工具或募资手段而刻意“漂绿”?

谢安说,事实上,现在国内和国际上都在做大量的工作,推动建立一个全球认可的标准。

“首先,在统一的标准之下,各方可以比较、可以对话,这是一个重要的起点。其次,无论是气候行动还是践行ESG,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一体化的重要议题。因此ESG本土化一定是基于国际化的基础,脱离国际化的本土化是自说自话。”谢安说。

谢安认为,中国企业一方面要与国际标准接轨,另一方面要适应中国当下的市场、政策。做出可持续的正确决策非一朝一夕,需要平衡多个利益相关方,并提升企业本身的价值创造力。

在他看来,预防或减少“漂绿”行为,首先要增加违规成本,其次要重视治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ESG中的G(治理)比E(环境)和S(社会)更重要,G既包括政府治理,也包括企业自我治理,所以抓住G,才能保证E和S。

具体来说,谢安认为,可以通过立法进行保障,同时利用市场性机制予以辅助。大浪淘沙之后,当更加优质、专业的机构浮现,将识别出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优等生”。

分享至:

随便看看

ES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