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可持续发展>陆化普:发展可持续交通是交通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正文

陆化普:发展可持续交通是交通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














陆化普:发展可持续交通是交通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图2)

陆化普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教授



可持续交通是实现交通强国建设目标的基本要求和必由之路,也是交通强国的重要特征之一。可持续交通的发展目标从本质上也是交通强国建设的目标和追求。



可持续交通是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今年世界关注的热点。2016年,联合国发布首个全球可持续交通运输前景报告,指出全球大约有10亿人仍然缺乏充足的道路使用条件,各国要实现可持续交通任重而道远。时隔三年,全球交通领域的重大盛会——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将在北京举行(原定于今年5月,因新冠疫情推迟举行),这是联合国着力推动全球可持续交通发展的重要行动。

今年是中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紧要之年,也是中国响应世界交通发展趋势、贡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确定了未来30年我国交通发展的宏伟目标。我国交通强国建设与可持续交通之间是什么关系?我国推动可持续交通的着力点在哪里?这既是中国在这次大会上需要回应的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此,近日本刊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教授陆化普。

陆化普教授长期从事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交通管理与控制、智能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系统、交通政策、交通安全等多方面的研究,是中国可持续交通领域的权威专家。

2017年1月18日,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中国工程院会同交通运输部开展的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交通强国战略研究”。该项目历时两年三个月,为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我国交通运输领域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提供参考和支撑。
 
Q|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A|陆化普

可持续交通与交通强国的目标本质一致


 
Q:过去两年您深度参与了“交通强国战略研究”项目,那么是如何理解我国交通强国建设与可持续交通之间关系的?

A:可持续交通的发展目标是要合理满足交通需求、优化资源利用、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安全水平,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和交通的良性发展。

交通强国建设目标是要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可持续交通的广义概念就是绿色交通,绿色交通是交通强国建设的根本原则和关键突破点之一。

可持续交通是实现交通强国建设目标的基本要求和必由之路,也是交通强国的重要特征之一。可持续交通既是发展理念,也是综合交通系统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的交通系统是以提高交通效率、降低资源消耗、促进环境友好、节省建设维护费用为目标的综合交通系统。因此,可持续交通的发展目标从本质上也是交通强国建设的目标和追求。
 
Q:随着我国从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可持续交通面临着怎样的发展形势?

A:我国交通运输经过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从瓶颈制约到基本适应,现在又跨入了交通强国建设的新征程,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系统依然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目标。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国可持续交通面临的新局面:

一方面,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可持续交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模、客货运输量均已位居世界前列,科技创新取得突破,交通治理得到改善,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逐步增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

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交通发展矛盾发生了变化。我国交通发展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交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人们在交通领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会对客货出行在服务质量与体验感、服务安全与效率水平、服务的可选择性与多样性、服务的及时性与经济性等各方面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服务内涵、服务链条、服务时空范围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要从“走得了”向“走得快、走得好”转变,要能够强有力、无缝化地保障人民跨国、跨区、跨城和城内运输需求,高水平、高效率、低成本地满足国民运输需求。

因此,可持续交通发展不但面临老问题,也面临着新挑战,特别是当前我国城市面临着以交通拥堵、城市雾霾、交通运行效率不高与交通服务质量低为代表的现代城市病的巨大压力,可持续交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但是也要乐观地看到,随着《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发布,我国交通强国建设进入新征程,纵观内外部环境,可持续交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以及即将出台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国家层面文件和建设示范要求为可持续交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和道路,科技创新发展、智能交通和交通人工智能的发展为可持续交通发展提供了关键突破点,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城镇化健康发展等为可持续交通提供了建设基础。

实现可持续交通的核心对策:调结构



Q:面对当前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可持续交通发展的着力点在哪里?

A:实现可持续交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系统对策。要说关键在哪里,简单表述的话,核心对策可以概括为调结构,即调城市结构、调交通结构、调路网结构、调路权结构。

首先,源头对策是调城市结构,构建多中心、职住均衡、城市功能配置完善、交通与土地使用深度一体化的城市结构,推进混合土地使用。通过城市与交通的一体化规划,实现合理的城市结构和土地使用形态,从而实现减少交通需求总量、缩短交通出行距离的目的,打造短距离出行采用步行和自行车、长距离出行乘坐公共交通的绿色交通主导的未来交通发展模式。

其次是调整交通结构,就是采取系统对策努力提高绿色交通分率,实现绿色交通主导。三是调整路网结构,优化道路网的布局结构、级配结构、功能结构,控制合理路网密度、道路宽度和街区规模。四是调路权结构,就是指宝贵的道路通行资源要向公交、步行和自行车通行空间倾斜,切实实现公交优先,确保连续、安全、温馨的步行与自行车的通行空间。

我国交通强国建设的技术着力点和关键突破点是一体化、绿色化、智能化、共享化,这也是可持续交通的实现路径。

可持续交通的实现首先需要大力推进综合交通一体化。基于“一张图”规划,高水平建成能力充分、布局完善、互联互通、绿色智能、管养科学、耐久可靠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体系,打造“零换乘”“零换装”的多层次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实现高度智能化一体化的客货运输服务与组织管理。从城市群、都市圈和城市三个层面全面实现交通与土地使用的一体化,是建设绿色交通主导的综合交通系统、破解大城市病第一关键。

可持续交通的实现需要重点发展绿色交通。所谓调交通结构,就是构建绿色交通主导的综合交通,加强对铁路、水运等绿色运输方式的政策支持;城市群、大城市等人口密集地区要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公共汽车交通实现广覆盖、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构成温馨完善末端交通、以私人小汽车为补充的综合交通系统。国内外经验表明,不可能通过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单一途径实现公交主导,必须同时实施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和抑制私家车使用的双轮驱动战略。

可持续交通的实现离不开智能交通的有力支撑。通过智能交通手段促进交通一体化发展、大幅提升交通运输的安全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大力度实现可持续交通,当前是难得的契机,需以交通大数据综合平台为基础,以系统科学思想、交通工程原理和交通运输发展规律为指导,以破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安全水平、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交通服务质量为目标,建设全息感知、信息共享、深度研判、科学决策、精细管理、精准服务、主动安全的智能化综合交通体系,大幅提升城市交通的智能化水平。

共享交通是在交通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破解交通供求矛盾的重要途径。共享交通的科学合理发展也将会为末端交通的完善和质量提升提供重要支撑,是实现可持续交通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需要做好共享交通发展的顶层设计及配套的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给共享交通发展提供适度宽松的市场环境,同时加强监管,实现新业态的有序竞争和行业自律。

总的来说,可持续交通发展更加强调交通系统要绿色智能一体化发展,实现交通系统供需的动态平衡。抓住交通智能化关键,提高交通分析研判、精准施策水平,是当前破解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突破点。

Q:可持续交通的目标是让每一个人都享受安全便捷的交通,这与我国交通强国建设目标“让人民满意”是相通的。在推进交通一体化、绿色化、智能化、共享化中,如何体现普惠和关爱的元素?

A:推动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注重交通权的公平性是交通强国建设、可持续交通发展的重要理念和原则。重点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推动地域空间公平发展。提高国土全境的可达性和交通公平性,重点解决农村、陆岛的出行需求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对标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持续提升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客运服务水平,依托城市群实现中心城市、小城镇、乡村协调互动发展。推动城市交通公共服务向市郊、农村延伸,扩大城市对乡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并分散城市人口和交通压力,真正形成支撑“全域城市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交通服务,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二是促进不同群体的交通公平。大力改善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逐步形成系统、连续的无障碍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公共交通、步行与自行车的出行条件本身就是交通公平性的体现。

同时,推动对客运交通环境的无障碍化改造,积极利用新技术,大力发展需求响应、自动驾驶和共享交通等交通模式,为老龄、残障等弱势群体提供与普通人群相同的、可支付得起的交通可达性。

以大中城市为重点先行一步,以枢纽场站为核心点,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相关规范标准,逐步形成系统化、网络化和连续性的无障碍化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步行网络和公共交通网络。

对低收入人群的公共交通出行实施补贴或奖励,更好地保障这些群体的交通出行权。通过发展需求响应交通,补充传统公交服务的服务短板,结合自动驾驶等先进技术,改善生理性弱势群体的出行条件。

实现可持续交通,城市是关键



Q:您刚刚提到可持续交通的核心是调结构,源头是城市结构。在您看来,城市交通扮演着什么角色?可持续城市交通是什么样子?

A: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以交通问题为代表的“大城市病”依然十分严重,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是实现交通强国建设目标必须破解的关键问题。

可持续的城市交通系统是以最小的资源投入、最小的环境代价,最大程度地满足合理的交通需求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各种交通方式分工合理、优势互补,以绿色交通为主导;不同的交通出行者具有同等的交通权利,对交通方式具有可选择性;该系统与城市结构相匹配、与周边的土地利用性质和环境生态相协调;具有安全、畅通、高效、舒适、环保、节能、以人为本,高效率和高可达性的基本特征。

交通运输系统的高效率和高可达性是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国家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这里的高效率是指各种交通方式合理分工、无缝衔接、无效出行少、行程时间短。高效率的交通运输系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支撑和促进城市群、都市圈、城市的健康发展,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竞争力。高可达性是指综合交通系统的覆盖率高、利用方便、可选择性好,体现交通公平性原则。

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201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672个,城市建成区面积5.6万平方公里,仅占我国国土面积的0.54%,而城镇常住人口8.31亿,占全国人口的59.58%,城市产出GDP占全国GDP的93%。因此,实现可持续交通,城市是关键。

Q:我国现阶段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还面临哪些挑战?

A:如前所述,城市交通是实现我国可持续交通的重要领域,也是难点所在。当前我国城市交通面临诸多不可持续的挑战,这也成为制约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亟待解决。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交通拥堵日益加剧。

截至2019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48亿辆,其中汽车2.6亿辆,私家车达2.07亿辆。随着我国城市交通需求总量和道路上机动车交通数量的迅猛增加,城市交通拥堵从全国看总体上已经从高峰时段向非高峰时段,从城市中心区向城市周边,从一线城市向二三四线城市迅速蔓延,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交通的普遍现象。

除此之外,我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

1.公交服务水平不高,地面公交车运行速度慢、换乘不便,平均出行时耗持续增加;

2.步行、自行车交通分担率有明显下滑趋势;

3.停车供需矛盾突出,全国车位缺口超过5000万个;

4.城市道路系统不完善、道路结构不合理、断头路多;

5.土地使用形态不合理态势仍然在迅速发展,职住分离程度不但没有改善,而且在进一步扩大,导致潮汐通勤交通现象日益严重;

6.城市交通日益成为雾霾的主要贡献者,交通高能耗、高排放及噪声污染问题突出,城市移动源已经成为PM2.5的主要来源;

7.交通安全水平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差距大;

8. 交通参与者行为随意,导致交通秩序混乱和存在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等等。


Q:破解城市交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各方应如何协作解决?

A:我认为,首先还是要建立强有力的一体化的协调机制。应尽快形成城市政府、规划部门、研究机构等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交通参与者积极参与,合力推进可持续交通发展、建设交通强国的局面,这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举措。具体而言,建议从以下方面努力:

第一,建立一体化的体制机制。需要建立和完善规划决策科学、实施落实有力、高度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规划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各种运输方式融合高效发展;城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念,以可持续交通理念规划城市、规划交通、审核项目、控制开发,实施一票否决;破除障碍、克服困难,大力推进交通与土地使用一体化规划开发的TOD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坚持优先发展绿色交通不动摇,在实施方案上不走样,在空间、投资、路权、管理等全链条向绿色交通倾斜,形成优先选择绿色出行的良好风尚;为规划部门、研究机构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切实实现交通数据与信息的共享。

第二,做好高水平的顶层设计。国家应加快培养规划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操守和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设计能力的人才队伍,并能按照交通强国建设要求,基于可持续交通发展等先进理念和交通发展规律,制定出高水平的顶层设计和接地气的综合交通规划及实施方案。

第三,加大力度鼓励创新。高度重视基础理论、规划设计方法与规律的研究,同时推进新技术、新领域等方面的研发及应用,鼓励官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发展。

第四,推动交通服务多样化。大力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为此,鼓励公共交通企业不但要大幅度提高传统公交服务质量,还要创新公交服务、精细化地满足社会需求。

Q:企业也是重要参与者,您建议如何鼓励相关企业积极贡献可持续交通?

A:首先,针对交通运输企业,制定企业参与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操作手册或指南。其次,建立激励机制,对坚持可持续交通发展理念、有实际贡献的交通运输企业在资质就位、市场信誉以及优惠政策等方面,给予鼓励,建立激励机制,从而提高企业参与可持续交通的积极性,这也是成功的国际经验。应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对创新交通产品与交通服务的企业给与优惠政策支持。第三,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制定标准,实施监督奖罚措施,定期对企业的可持续交通贡献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并与综合考核挂钩。

我国具有引领全球可持续交通发展的优势


Q:您对将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有何期待?未来中国在全球可持续交通中能否发挥引领作用?

A:我十分期待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成为我国可持续交通全面发展的新起点,助力交通强国建设,也期待大会成为我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契机和窗口。在我看来,未来我国在全球可持续交通中具有实现引领发展的明显优势和可能。

第一,我国交通市场容量大、需求旺盛、成长性高。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数据资源大国和全球数据中心,为交通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成长和发展创造了巨大空间;一些交通领域如高铁已具有比较优势,电动汽车、智能交通发展势头迅猛。

第二,在共享交通领域,无论是体量还是运营模式及种类,我国都已成为全球共享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引领者。

第三,我国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及在交通局部领域技术领先的优势,应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追赶和超越,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智能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 END -


文、编辑|王秋蓉

来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0年03期

原标题:《发展可持续交通是交通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

分享至:

随便看看

可持续发展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