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元素碳含量是指煤样中碳元素在所有元素中的质量百分比,是首批纳入全国碳市场的发电行业适用的核算指南中计算碳排放量的重要参数。按照发电行业核算指南的相关规定,电厂使用的化石燃料燃煤燃烧的排放量可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燃煤消耗量×低位发热量×燃煤的单位热值含碳量×碳氧化率×(44/12)
公式中碳氧化率为缺省值99%,燃煤的单位热值含碳量为元素含碳量和低位发热量的比值,因此实际影响燃煤燃烧排放量的变量为燃煤消耗量和元素碳含量两个参数,上述公式可以简化为:
由此可见,元素碳含量是燃煤燃烧碳排放量核算的重要参数。
2019年12月底,生态环境部在其下发的《关于做好2019年度碳排放报告与核查及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单报送相关工作的通知》(环办气候函〔2019〕943号)中规定,对2019年没有开展燃煤元素碳含量实测的企业,单位热值含碳量按33.56 tC/TJ(每太焦耳热值含碳33.56吨)计算(详见上述通知附件二下子表二的脚注7)。
33.56 tC/TJ这一数值,是从国内近10种常见煤种(无烟煤、烟煤、褐煤、型煤等)(如下表所示)的单位热值含碳量缺省值中挑选出来数值最高的型煤的缺省值,也被行业人士俗称为“高限值”,这一“高限值”和实测值的差异在20%-30%左右。
表|国内常见煤种单位热值含碳量缺省值(单位: tC/TJ)
数据来源:《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
对一个年排放量在200万吨左右的中小规模电厂,这种差异会给电厂增加40~60万吨左右的碳排放;而对于一个年排放量在1000万吨左右的规模以上的电厂来说,这种差异引起的碳排放量计算结果将达到200-300万吨左右。如果按照第一个履约周期50元左右的碳价估算,这部分差异带来的经济影响将从数千万元不等到亿元以上。
也就是说,两家类似的电厂,一家进行了元素含碳量实测,一家没有开展实测,没有实测的电厂和实测的电厂比起来,最终不得不在履约的时候多承担数千万元至上亿元的履约成本。正因为如此,这一“高限值”也被业内普遍认为是一种带有比较严厉惩罚性的缺省值。(来源:中创碳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