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碳交易市场>碳管理学:“双碳”目标催生的管理学新“枝”>正文

碳管理学:“双碳”目标催生的管理学新“枝”

碳管理学:“双碳”目标催生的管理学新“枝”


碳管理是一个前人涉足不深、研究成果非常少的新课题。现有的文献对碳管理的本质、内涵和目标、任务的理解与阐述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不仅不利于科学指导碳管理的实践,甚至还可能发出错误的信号。因此,结合“双碳”行动,必须回答一些基础的和关键的问题:我们认识碳管理的本质吗?我们了解碳管理的内涵吗?我们知道碳管理给政府、企业和公民带来的挑战吗?为了达到碳管理的目标或者完成碳管理的任务,什么样的管理方案才是可行的和有效的?遗憾的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知并不清晰。而且,要想对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做出圆满的回答也并不容易。因此,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还碳管理一个真实的面目,发展“碳管理学”就具有非同寻常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国外碳管理的研究


碳管理,英文为“Carbon Management”。虽然对于碳管理的系统性论述比较少,但是,碳管理开始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在国外,碳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学者们还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不过,国外对碳管理内容的研究主要有两个视角:一个是从政府(公共部门)的视角,另一个是从企业(私营部门)的视角。


(1)公共部门的碳管理


从公共部门角度研究碳管理的代表是英国的碳基金。碳基金的碳管理服务是通过提供技术和改变管理来帮助地方政府减少碳排放。它提出了地方政府碳管理战略的五个步骤:一是订立约定(动员);二是碳管理评估(现状);三是设计战略目标(愿景);四是计划执行(怎样达到目标);五是执行管理(实现的保证)(Carbon Trust,2005)。


此外,世界著名咨询公司普华永道也构建了一个宏观的碳管理战略框架,它包括管理(政策和利益相关者、风险与机会、目标)、温室气体足迹(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组织)、减排(识别就地减排;变量:成本、数量、时间;减排类型)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阐述了具体的内容和目标(Pricewaterhouse Coopers,2008)。


(2)私营部门的碳管理


碳管理是企业未来竞争优势所在。考虑到能源的日渐紧缺,以及油价的不断上升,在节能减排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毋庸置疑将节省更多的能源费用。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对低碳战略的最直观认识是节能减排。其实,低碳战略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节能减排(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使用新能源(renewable energy)、碳捕获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第一阶段指的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降低排放量,以及用新兴的碳交易手段促进减排意愿;第二阶段则从源头上着手,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代之以更为清洁的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等);第三阶段则侧重于末端治理,力图将化石燃料燃烧后排放的 CO 2 捕获到贮存设施中或者固化,从而使零排放成为可能(支维墉,2008)。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认为,衡量一家好公司的标准已经不仅仅是成本、服务和质量,对碳排放的考量正成为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和竞争优势的价值因素之一。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提出了一个包括设计、包装、流程、组件、能源、库存和运输在内的“权衡”模型,一体化地考虑所有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它们设计了供应链碳管理的五个步骤,从易于实施的局部改进到涉及延伸供应链的复杂优化。此外,IBM 还提出了碳数据管理和碳管理组织框架。


国内碳管理的进展


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 “双碳”目标。近年来,我国结合实现“双碳”目标,相关研究机构和咨询公司在碳管理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2021年,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牵头起草的首个碳管理体系标准正式发布,标准涵盖碳排放管理、碳交易管理、碳资产管理以及碳中和管理等四方面,为国内碳管理体系提供了参考。该碳管理体系标准借鉴了国外成熟的能源管理体系标准、温室气体排放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等,相比现有的体系,这一碳管理体系标准增加了管理的内容。


相比于国外在城市的发力,国内碳管理的对象主要放在了企业身上。企业碳管理,简单讲就是以减少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为核心的管理活动。表面看,碳管理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和负担,但实际上,加强碳管理是大势所趋,是企业在低碳时代为谋求生存发展空间而不得不开展的活动。有的提出可供企业使用的碳管理原则框架,有的提出企业做碳管理的步骤。例如,中创碳投基于过去多年对不少大型集团企业丰富的碳战略、碳管理服务经验,摸索和总结出一个企业开展碳管理的新框架——“SMART-ABC”框架,作为指导企业在双碳目标下开展全过程碳管理工作的方法论。这里的SMART,指战略规划、管理机制、行动方案、规则制度、支撑工具,ABC指考核约束、品牌宣传和能力建设。

另外,还可以看到,有的搭建碳管理平台;甚至引出了碳排放管理师的绿色新职业。


应积极发展中国特色的“碳管理学”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所提供的理论与方法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同时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又必须为实践服务,才能显示出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强大生命力。比如,法约尔提出了普遍适用的一般管理理论,定义管理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它不仅适用于工商企业的碳管理,而且适用于政府部门的碳管理;又比如,运用SWOT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再比如,以往认为碳主要涉及生产领域,与消费领域关系不大,这实际上是个误区。而把行为科学理论引入,坚持以人为本,采取不同的激励机制,可能改变人们的消费偏好,达到不同的节能减排效果;等等。无论如何,碳管理的内容是从碳管理战略出发,主要包括管理模式、管理机制、管理方法,以及在管理过程中塑造的管理理念、管理原则、管理制度、管理程序、管理工具等在内的一整套内容。


从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看,管理学与经济学、金融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都有密切关系,是一个非常综合性的学科。而碳管理也不是一个纯粹的管理问题,更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它是一个需要社会顶层设计、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产方式等方方面面都发生深刻的转变。


管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管理学分支的发展。国外很多学校已经开办了碳管理专业,国内也应该借“双碳”目标这一东风,积极发展碳管理这一管理学新分支。我们曾对实现“双碳”目标进行了系统学解读,论述了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指出实现“双碳”目标实际上是一个碳管理问题,试着从管理学基本原理去揭示;进一步,从城市和行业、企业方面分别探讨了其如何实现“双碳”目标。


总之,从大的方面看,碳管理研究有助于帮助政府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政府可依靠政策法规、借助市场力量,协调利益相关者的行动),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升政府形象;还有助于应对国际压力,适应国际社会对碳排放限制的要求,增加国际气候谈判筹码。


(本文来源易碳家-中国碳交易网 作者杜栋教授系河海大学系统工程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区域和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智库首席专家。)

分享至:

随便看看

碳交易市场标签: 碳管理 碳管理体系 碳管理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