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没有做好实测准备的企业面临两难的选择,要么“坐以待毙”被迫使用“高限值”,但为此会付出高昂的履约成本;要么与部分唯利是图的服务机构“合谋”伪造或者篡改检测报告,但一旦被查出或者曝光就会面临数据造假的违规违法风险。
前述《南方能源观察》的文章深度报道了不少面临煤炭涨价亏损严重,但同时又因为承担保供电社会责任的火电厂,仅仅因未对燃煤元素碳含量开展实测而被迫使用“高限值”使得配额出现较大缺口,徒增数千万甚至上亿的履约成本而遭遇履约困境的局面!
网站首页
返回栏目
2025年欧盟碳价或将涨至600元/吨
深度发掘林业碳汇应对气候变化的价值
国际碳交易市场都有哪些法律依据?
碳泄漏风险规避及碳差价合约
碳排放配额(Emission Allowance—EA)
碳市场准入:参与主体以履约为驱动
碳风险值模型将带来环境压力测试方法的变革
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如何申请的流程和条件
显性碳定价:内部碳定价
显性碳定价:碳信用机制
显性碳定价:碳税与ETS
碳定价的定义
扩大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的范围
逐步采用CBAM并终止ETS中的免费配额
欧盟推动碳泄漏工具的更高雄心
低碳将会成为硬性指标
汽车制造碳排放研究内容及成果 中国汽研汽车制造碳排放技术路线图
汽车制造碳排放研究现状
COVID-19疫情下的EUA市场分析
欧盟排放交易计划的未来是什么?
气候政策承诺增加的背景下欧洲与能源有关的排放
《欧洲绿色协议》:提出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以降低碳泄漏的风险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因配额过度发放导致第一阶段的排放配额供过于求使碳价格在2007年降至零
商用航空约占全球碳排放量的2% 行业制定碳排放战略的三个目标和四支柱行动计划